苹蘩
「你們小小羊群不要害怕,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耶穌這些話真的很鼓舞人心,雖是小小的,但卻不需要害怕不安,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小而實,很充實,不是小而虛虛弱弱。「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這是最充足實在的生活了。(參路十二32~33)
「天國」一辭是否能另有表達呢?「國」是個受限受困的名詞,天國二字,的確令人有言語道斷之感慨;所幸耶穌接著說:「變賣所有去施捨,為自己備下經久不朽的錢囊,備下取用不盡的寶藏」。這些錢囊與寶藏,看來和我們凡心俗念所想的不ㄧ樣,這些是「盜賊不能走近,蠹蟲也不能損壞的」,如此領悟,「天國」二字指的就是一意境,就像耶穌在另一處所說的:「天國就在你們中間」(路十六21)。道在人心,人心就自滿自足,消遙不缺,任誰也奪不去這樣的寶藏。
耶穌要我們不要害怕,父要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天國,它不在於外求,而是內在耕耘。
除了不要害怕,還要鎮定無欲,若聽說這裡有默西亞、那裡有救世主,都不要去,不要回應;面對戰爭、叛亂等人間亂序,也不要驚慌,就連天上大巨變、凶兆、萬象動搖等,都無需驚慌,仍要穩穩妥妥地一心定於上主,永恆的天主。(瑪廿四29~31,路廿一8~14)
這是有形世界的無常見證,在此無常中守常,是信仰最真最實的印證。耶穌一再告誡我們,除了祂,別的都不要去追隨,唯有祂及祂所啟示的父是恆常致一的。
但這無常的世界仍然是可愛的,畢竟都是父的化工。聖五傷方濟就能很透徹地在萬象裡,看到無形的父,他以手足之情與萬象共存,他歌頌太陽是弟兄,月亮是姐妹,火與風是弟兄,水是妹妹,最後他還歌頌了死亡,並以溫柔的妹妹相稱。
亡是有的終結,不論是人、是獸、是物,由有而失於亡,都會讓我們不安、不甘願、甚至恐慌。時下人人倡導環保,倡導愛地球;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當然要愛,不只要愛,還要敬,要常持感恩之心而善待之;可是在今日所倡導的聲音裡,是否有些值得靜思之處?我們真的是疼惜大地,覺知到我們濫用了天然資源,而應有所改善或收斂?還是我們要抓著地球不放,認為它是永恆長存的?我們真能憑己之力留住今日的地球不變不易嗎?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們在怕什麼?抗衡什麼呢?
如果我們真是以敬畏知恩之情,看待上天為人間大地所安排的種種,實在也沒什麼可怕的了,反倒是有好些奢華、浪費等的作為值得我們檢討、改善。如果我們懷抱堅實穩定的信心,回到聖經上的話,那麼對今日的生存現象,自會有一種過去、現在、未來三者相連的歷史領悟,從而能與聖方濟一樣,處處讚美,事事感恩,以手足情誼與萬物萬象共存共融,及至最終也不會忘了歌唱死亡妹妹。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老子十六)
「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廿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