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玫君
從否定神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永遠不可能認識或說明天主的本質。所以我們也永遠不可能描繪天主。但是,天主聖子降生成人,致使我們能夠用人的形象描繪祂。在所有耶穌基督及聖人聖女的聖像畫(Icon)中,最能顯示出我們與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由他們的臉龐、四肢,甚至是衣服上所散發出來的聖光!
本期所要介紹的這幅聖像,名為「聖史若望與上智索菲亞」。
圖中可看到上智索菲亞以沒有翅膀的天使造型,出現在聖史若望的背後。我們一眼就可以明瞭,這種構圖在於說明聖史們如何聆聽天上的啟示,而寫下了福音。上智索菲亞緊貼在聖史若望的耳旁「耳提面命」,而手拿著書寫工具的若望看來也是在聽命服從的靜默祈禱氛圍中,接受上智的「諄諄教誨」!
這畫特別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整個神祕的靜默下,那神聖的光,柔和地在聖者和天使的身上來回走動。即便是靜止的畫面,但是光的鋪陳的確使我意識到這份神秘的靜默下,有股生動的生命在竄流。由聖者內所透出的神光,和四周金箔搭配起來,使得這幅即便是出自十五世紀聖像畫員之手的作品,在今天斑駁的外貌下,依然能讓觀畫者感受到它那份足以穿透靈魂的動能。
這就是非受造之光在聖像畫中的力量。這光並非來自受造、外在的光源,如太陽或人造的光源;而是天主在我人之內,以「非受造之光」所呈現出的存有。這光與我人親密同在。這光要改變我們,使我們相似天主。
聖像畫中所呈現的光之神學脈絡,源自聖經與教父們的教導。我們可以由聖經中找到許多有關這光的描述:舊約談論梅瑟因受那焚而不毀的荊棘吸引,而接近那位出自光明的光明者。這燃燒荊棘的火光所代表的,就是這份聖光;此外,梅瑟每次在與天主對談之後,他的臉上所發出的光芒也是這「非受造之光」。還有,天主在夜間用以引領以色列人經過曠野的火柱、厄里亞在火馬車上被提升天時,並沒有燒著他的那團火光、聖誕夜裡引領牧人和賢士前來謁見救主的奇異星光等等。
當然,最不容錯過的例子,就是新約中,在大博爾山上,耶穌將自己的天主性,藉由「光」顯現給門徒。在大博爾山上,「耶穌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祂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潔白如光。……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蔽了他們。」(瑪十七2,5)還有,保祿在皈依時,眼睛雖因照射在他身上的強光而暫時失明;但是,天主的光却正在治療保祿內心及靈裡的黑暗。所以,我們也要安居在自己的黑暗中;在靈性的昏暗中,期待並依賴上主的救援。
最後,瑪竇福音提到,耶穌在講解莠子和麥子的比喻時,說:「那時,義人要在他們父的國裡,發光如同太陽。」(瑪十三43)這光不就是在這幅聖像畫中所看到的光嗎?例如,若望鬍鬚上的白光並非指的是顏色,而是連鬍鬚也透出聖者內在神光的意思。
聖經中這許許多多的「非受造之光」的圖像,啟發了初期教父和曠野的修道人。在護教上不遺餘力,且極力維護基督同時具有人性與神性之教義的亞大納削主教,在聖安當傳中說明,由於基督取得人性,因而得以在人之內,再造新人(Theosis/Deified man),使人得以天主化。
卡帕多西亞教父聖國瑞‧納祥,以「光」談論天主,並呼籲基督徒「讓自己的靈魂帶著神性的形象,永遠純潔,……真正做一個完美的天主的寫照,並且從光中取光, 變為更相像。」(註1)
此後,光的神學經過歷代東方教會神學家的證悟,不斷成熟發展。為使人接近這真光,第五世紀的東方修道人盛行「心禱」,認為「心」是得救的中心。第六世紀東方教會運用已定型的〈耶穌禱文〉:「主耶穌基督,天主子!求祢垂憐我!」作為心禱的經文。
此外,曠野修道人所呼求的「上主,求祢快來救我!上主,求祢速來助我!」也是一種收斂心神、舉心向上的心禱方式。這種祈禱幫助基督徒默觀天主的臨在,並在天主的臨在下行立坐臥,可以說是無形地沐浴在這神光中生活。
十一世紀,基督徒「天主化」或「受光照」的這份思想脈絡,在號稱「新神學家」的西滿(Symeon the New Theologian,949~1022)公開談論其有關「非受造之光」的神秘經驗後,整個東方教會因而更加深了對於「息」或「靜觀靈修」(Hesychasm)(註2)操練的喜愛。當然中間也可能產生了許多的誤解和誤入歧途的靈修階段。於是對於這樣以心禱為基礎的靈修操練,在東方教會內引起了許多的紛爭。
直到十四世紀,國瑞‧帕拉瑪(Gregory Palamas,1296~1359)挺身捍衛對於靜觀靈修,使得靜觀靈修的神學基礎更臻於成熟。於是東方靜觀靈修中注重天人合作,在「息」的靈修內達到身體、意志、靈魂的聖化,恢復按天主所造的肖像,此靈修在信仰生活中生根流傳,甚至〈耶穌禱文〉更因此而盛行於俄國。
聖像畫中對於光的表達,實在與這靜觀靈修思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想認識東方教會的靜觀靈修,可試著由「息」的中文造辭切入:止息、氣息、歇息、休養生息。用在形容心禱,尤其有其深意。
首先,進行心禱時必須停下手邊的工作,專一地進入祈禱。在祈禱中不做什麼?只專注在聖神氣息的運作下,虔心誦念耶穌禱文,接著空虛自己在主內歇息,讓天主聖神安撫我們的靈,使之休養生息。這樣的默觀祈禱,可說是天主在我們內再創造的行動。
聖像畫或耶穌禱文所希望導引出的心禱氛圍(Theoria),就在於相信天主在人之內,彰顯祂的榮耀之光。救恩的果效在於人不斷地受到這光的淨化,即天主化。當人回到自己的內室與天主獨處時,靈魂便逐漸得到淨化。人毋需也不可能促使這光照時刻的發生;但是,人可以,也必須做的一部分,便是靜止下來,讓天主工作。
許多時候,我們在聖像畫前靜止休息,就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正在天主的鑒臨下「活著」;這時,不熟悉耶穌禱文的信友,可簡短誦念一段聖經,揀選其中的字或句,默存於心、反覆誦念,這便是聖言誦禱(Lectio Divina)的做法,或者按歸心祈禱的教導操練,也是合宜的。
等我們安靜下來之後,便是天主動工的時刻了。但這大博爾山上的光照,雖然使人迷炫、著迷,以致於伯鐸對耶穌說:「主!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但是,最終耶穌還是帶著鍾愛的門徒下山,迎向祂的使命。所有熱衷靜觀祈禱的人,常該效法主的芳表,不該留戀神慰的甜蜜。
聖像畫便是在東方靈修操練「息」(Hesychasm)的薰陶下,準備信友接受這份內在於我們的聖光。透過致力善行和不斷安居於祈禱的內室,這道光便能持續聖化、光照我們,直到我們也分享天主性、相似天主。
註1:《教父──從聖克勉到聖奧斯定》p. 93, 教宗本篤十六著。
註2:注意切不可將「息」或「靜觀靈修」(Hesychasm)與17世紀受到西方教會譴責的「寂靜主義」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