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芝
得蒙天主的恩寵成為天主的子女,當了幾十年的教友,在教會內不斷領受聖事,參加禮儀敬禮,但對聖事及禮儀的理解不多。今有緣修讀「聖事及禮儀神學導論」課程,在良師指引下,嘗試回首檢視生命中的幾個生活片段,我恍若看見上主經過的足跡,這些生命的轉捩點,值得畢生慶祝與感恩。
以生命作慶祝與感恩
在人類歷史洪流裡,無論是民族、國家、社會、家庭及個人都有可紀念的日子和事情,叫我們為生命的美而感恩慶祝。
基督的復活教導我們透視人生中的生與死,因此生與死、成與敗、得與失、消與長、聚與散、喜樂與悲哀……等這一切並非相對而是相連的,一切在基督內都特具意義:「凡喪失自己生命的,必要獲得生命。」為此基督徒的慶祝是生命的生與死的慶祝。
我在一個充滿愛的小康之家成長,常以擁有一位忠誠的嚴父、溫婉的慈母而感恩自豪;手足情深,也叫人羡慕。童年往事總勾起我歡樂的回憶。這些白白得來的恩寵,讓我自小就經驗上主的慈愛,人間的溫暖。上主為我開墾了一塊良田,好使聖言的種子慢慢萌芽滋長。
父母相當重視子女的教育,即使在五○年代初,家境並不富裕的情況下,仍把我們送去讀幼稚園。記得三年級時就讀的小學關門倒閉,父母為我的轉校費神不已,幫我報考了三所小學(天主教的寶血小學、大陸背景的培橋小學、商界開辦的金銀貿易場小學),最後他們考量了交通等等的問題後,把我送到寶血小學接受教育。五年級時我開始在課餘時間跟修女學習天主教敎理。中學一年級時,終於得到父母的允許接受洗禮,成為家中第一個教友。回顧過去,今天才領悟到聖事是一個過程,當年的洗禮實是上主為我預設的恩寵,透過學校的培育,我自由的回應,基督開始在我的生命裡使我轉化。
第二個轉捩點,就是上主的召喚。自領洗後,在學校宗教氣氛的薰陶下,我成為虔誠的信友。每天上學前必往聖堂參加彌撒,星期五拜苦路,每週六約見神師辦告解。每天放學後,我常愛溜到隔壁的備修院和初學院,跟修女談天。每遇上守聖時、熱心敬禮或初學院舉行慶典時,我就是那個攀着窗枝的女青年,以艷羨的眼神和熱切的期盼,希望能成為她們中的一分子。
及至中學畢業,感到內心渴求的驅迫,毅然向父母透露獻身修道的志向,也料到必遭反對,我常形容那段日子為家中猶如爆發了世界大戰。我被披上了不孝的罪名,在親戚中挨戶受審或被遊說。但我被駡從不反駁,因我深知被愛;難受的是眼見親人的難分難捨,和家人為了讓我放棄修道念頭,而給予前途利益的一切誘惑。那時的我信念堅強,深信只要上主願意,我必能排除萬難,進入修院。
果然在上主的恩寵,以及父母深邃的愛和犧牲下,終於父母允我所求。父親說:「說實話,我寧死也不會讓妳入修院,但若是為妳的幸福,那妳就去吧!」至今仍言猶在耳。我常以此自我激勵做個真實的修道人,否則辜負了天主的大愛,也無顏面對父母。
我終於在父親和三個弟妹的護送下,踏進耶穌寶血女修會的門檻,開始我的奉獻修道生活。回顧當年情景歷歷在目,驚嘆天主上智的安排,幫助我衝破人際上、心靈上重重的困難,成就今天的我──耶穌基督的淨配。
為報答上主及父母的大愛,在我宣發永願的一刻,我聯同父母向天父獻上禮物:獻禮是以一個生命(我願以整個生命回應上主的召叫)、一束髮髻(當年剪下的秀髮編成髮髻,送給母親)、一闕心聲(用錄音帶把我決志修道的心聲,向父親傾訴)。這三樣禮物表達了奉獻的意涵,我和天主,我和父母的關係與回應,這關係深化於主基督的吸引。
在這條血路上復活的基督與我相遇
「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廿八20)今天我們透過聖事領受復活基督,祂主動走向我們,在我們生命的際遇中與我們相遇,帶領我們走出迷惘、突破困境;當我們認出祂來時,我們會再重拾希望、尋回真我、活出自由。
我在修道之初,滿懷壯志,遇到人性的軟弱和團體的欠缺時,總難以接受。那時追求的是完美的理想世界,我一度成為團體的邊緣人,活得不暢快也叫人擔心。八九年六四事件爆發,大學生們為了爭取民主與自由,無畏強權,不惜捨命。那年我每天收看新聞,總是以淚洗面。一天,在螢幕上出現一幅死難學生的圖像,我看見了活生生的耶穌基督,我恍然大悟,深深反省到我真能為追尋理想,尋找天主而捨命嗎?那為何我要執着?我總是自命天主,上了魔鬼的當!就在那年暑假會員大會中,我重投團體積極學習服務。天主就這樣透過國家人民的命運,血淚歷史的一頁,給我上了「當頭棒喝」的一課,喚我覺醒,讓我徹底悔改,回歸父家。在團體中我重新學習服從,甘心接受任何的派遣,這是上主軟化頑強的我,給我再造一顆血肉的心。
自此十六個年頭的六四紀念燭光晚會,我身在香港必參與聚會,因這是令我刻骨銘心的禮儀,每支燭光為我都是神聖的記號,印證上主在我們民族中經過,在我生命中經過的事實。天主用死難學生的生命,為我再次揭開復活基督的啟示,捨與得、死與生的真諦。
聖事是恩寵的媒介,也是一種啟示的言語,使領受者獲得天主的救恩。我們若自由、負責,主動地在信仰和愛情中去接納救恩,這救恩必提昇我們的人性,使之改變。因在聖事內,我們分享了復活基督的生命,吸收了祂的愛情、思想與風格,在生活中延展基督生命的面貌,如此我們在不斷領受聖事而逐漸成為第二個基督,我們也不斷被天主塑造成為新人,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說的:「…為使活着的人不再為自己生活,而是為替他們死而復活了的那一位生活…所以誰若在基督內,他就是一個新受造物,舊的已成過去,看!都成了新的。」(格後五15~17)
今天我樂意與人分享上主賜予的生命,最後願以2003年復活節所寫的「相遇」詩篇作結:
一天,上主走進我的生命裡,與我相遇,
讓我分享祂生命的氣息,使我植根在祂內。
今天,有人向我發問:
我的信仰植根何處?
我的召叫始源哪方?
我的使命因誰而起?
即時,主的聲音在我內迴響: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
「我在母胎中就召叫了你。」
「看!我來為承行父的旨意。」
有日,
當我根繫主內,覓得生命之源,投靠祂時。
那時,
這生命的種子才會破土,萌芽,成長。
與主相遇後,
日復一日,祂讓我經驗到,
唯有在祂內:
我才有一股堅忍的持續力,
一份至死不渝的情操,
一顆傳遞天國喜訊的熱願。
驀然回首,往厄瑪烏的兩個門徒和我一起,
復活的主走過來,與我們相遇。
讓我分享祂生命的氣息,使我植根在祂內。
今天,有人向我發問:
我的信仰植根何處?
我的召叫始源哪方?
我的使命因誰而起?
即時,主的聲音在我內迴響: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
「我在母胎中就召叫了你。」
「看!我來為承行父的旨意。」
有日,
當我根繫主內,覓得生命之源,投靠祂時。
那時,
這生命的種子才會破土,萌芽,成長。
與主相遇後,
日復一日,祂讓我經驗到,
唯有在祂內:
我才有一股堅忍的持續力,
一份至死不渝的情操,
一顆傳遞天國喜訊的熱願。
驀然回首,往厄瑪烏的兩個門徒和我一起,
復活的主走過來,與我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