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基金會
  • 鲁汶中心
    • 魯汶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研究出版介紹
      • 英文研究出版
      • 中文研究出版
  • 台北中心
    • 台北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 協會介紹
    • 獎學金與培育計畫
      • 宗旨
      • 中華學苑國內助學金
      • 海外獎學金
      • 培育補助計畫
      • 南懷仁基金會申請項目暨時間表
    • 培育課程
      • 2019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8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7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6聖體服務員培訓
      • 聖體服務員培訓
    • 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及社會發展計畫
    • 見證觀點
      • 見證雜誌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協助合作
      • 協助合作
  • 仁義書苑
    • 魯汶仁義書苑
      • 介紹
  • 關於我們
    • 南懷仁基金會
      • 介紹
    • 南懷仁基金會
      • 歷史沿革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宗旨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計畫
    • 地方教會與教區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教區發展
  • 最新消息
  • 出版訂購
    • 中文研究出版
      • 懷仁叢書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英文研究出版
  • 見證網誌
  • 學術研究
  • 協助合作
    • 了解並支持我們的計畫
      • 協助幫忙我們
TW
|
简体中文
|
English

與主重逢──談「厄瑪烏之旅」避靜活動 劉世平

  • 首頁
  • 見證網誌
  • 見證網誌
  • 專題
  • 自發自傳-教友團體自發性福傳的經驗分享

見證網誌

  • 見證網誌
    • 專題
      • 牧民現象-華人教會牧靈福傳的現況與挑戰
      • 自發自傳-教友團體自發性福傳的經驗分享
      • 移動的教會
      • 紮根了沒?
      • 淺說天主教歷史 范京生
      • 淺說梵二大公會議 范京生
    • 華人教會
    • 學者分享
    • 福傳追憶
      • 邊疆公教社會事業
      • My Life 我的故事-常令我驚喜的生命
    • 主編的話
      • 主編的話
      • 目錄
  • 天路行腳
    • 天路行腳之台北回眸
  • 主日講道
    • 2021
    • 2020
    • 2019
  • 華人觀點
    • 懷仁通訊
  • 見證雜誌2015
    • 見證雜誌簡介
    • 2015年5月 (Vol. 45 No.445)
    • 2015年3月 (Vol. 45 No.444)
    • 2015年1月 (Vol. 45 No.443)
  • 見證雜誌2014
    • 2014年11月 (Vol. 44 No.442)
    • 2014年09月 (Vol. 44 No.441)
    • 2014年07月 (Vol. 44 No.440)
    • 2014年05月 (Vol. 44 No.439)
    • 2014年03月 (Vol. 44 No.438)
    • 2014年01月 (Vol. 44 No.437)
  • 見證雜誌2013
    • 2013年11月 (Vol. 43 No.436)
    • 2013年09月 (Vol. 43 No.435)
    • 2013年07月 (Vol. 43 No.434)
    • 2013年05月 (Vol. 43 No.433)
    • 2013年03月 (Vol. 43 No.432)
    • 2013年01月 (Vol. 43 No.431)
  • 見證雜誌2012
    • 2012年11月 (Vol. 42 No.430)
    • 2012年09月 (Vol. 42 No.429)
    • 2012年07月 (Vol. 42 No.428)
    • 2012年05月 (Vol. 42 No.427)
    • 2012年03月 (Vol. 42 No.426)
    • 2012年01月 (Vol. 42 No.425)
  • 見證雜誌2011
    • 2011年11月 (Vol. 41 No.424)
    • 2011年09月 (Vol. 41 No.423)
    • 2011年08月 (Vol. 41 No.422)
    • 2011年07月 (Vol. 41 No.421)
    • 2011年06月 (Vol. 41 No.420)
    • 2011年05月 (Vol. 41 No.419)
    • 2011年04月 (Vol. 41 No.418)
    • 2011年03月 (Vol. 41 No.417)
    • 2011年01月 (Vol. 41 No.416)
  • 見證出版品
  • 華明出版品
與主重逢──談「厄瑪烏之旅」避靜活動
劉世平
  
  「厄瑪烏之旅」避靜,源起於美國邁阿密教區,是一個以教區為基礎的男士/女士避靜活動。與一般避靜不同的是:「厄瑪烏之旅」,是一個完全由基督信徒組織帶領的避靜活動。
 
  2010年,一群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教友來到上海,並為上海的國際教堂以英文進行了上海的第一屆厄瑪烏避靜。這項活動雖是男女分開舉辦,互不參與,但卻又相互支持。至今男士的「厄瑪烏之旅」避靜活動,已在上海國際教堂舉辦了十屆,並預定於2018年1月份舉辦第十一屆的「厄瑪烏之旅」。
 
  在這個紛擾繁華的時代裡,財富與幸福畫上了等號,獨立是能力的表徵。任何困難我們都需要有能力自己解決。跟著資訊的發達,我們也仿佛可以在網上找到任何事情的答案。
 
  但真是這樣嗎?生活中的傍偟,迷失,我們真的能靠自己找到方向嗎?
 
  曾經受到的傷害,尤其是我們摯愛的人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我們能夠自己治癒嗎?
 
  面對生活的挫折與困難,我們能成為自己的依靠嗎?
 
  失去親人的痛苦和面對疾病的折磨,我們可以自己撫平,自己承擔嗎??
 
  我們有房,有車,有錢,而我們真的幸福無憂嗎?
 
  有多少時候我們帶著沉重而疲憊的心,開始新的一天,卻不知是否能找到面對生活的力量?
 
  然而不管真實的我們如何,在別人的眼中我們則必須是獨立的,是剛強的,是完美的。因此我們帶著面具生活,不願意讓人看到我們的怯弱與痛苦。戴著,戴著,面具成了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再不敢將它取下,怕看到真實的自己。
 
  是的,我們相信天主,相信耶穌,祂卻這麼近又那麼遠。我們一週又一週的參與彌撒,在聽著祂的聖言,領受祂的聖體、聖血時,祂是這麼的近。可當我們面對現實生活的困擾和痛苦,對祂呼求時,祂又是那麼的遠。
 
  誰是基督?基督是誰?我們可有機會靜下心來,回答這個問題?或只是抽出時間坐在教堂裡,看看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記得我們與耶穌第一次的相遇?可記得我們第一次睜開了眼,認出了祂,那時心裡的悸動與火熱?
 
  「厄瑪烏之旅」是以路加福音第24章中,兩位前往厄瑪烏的門徒在旅途中遇見耶穌的故事為基礎而設計出來的避靜活動。以個人見證和各項活動為主軸,每一位參與避靜的成員,都是走在厄瑪烏旅途上的門徒。
 
  我們相信只要參與者願意敞開心胸,跟隨聖神的帶領,就有機會與復活的天主相遇,與祂同行。不僅只是相遇,同行,體驗與其他弟兄在信仰內團結共榮的經驗,更是讓我們的心重新火熱起來。
 
  讓我們能像那兩位門徒一樣,毫不猶豫的對耶穌說「同我們住下來吧」。讓我們急迫且興高采烈的趕回耶路撒冷,分享我們遇到了復活的耶穌的喜訊。讓我們日漸冷淡的信德得以更新,更加虔誠的跟隨耶穌。
 
  「厄瑪烏之旅」的經驗是如此的令人震撼, 不只是我們自己與主同行的經驗,更是因見證到天主聖神的力量。
 
  在避靜中,我們撕下面具,做回自己,重獲自由,因聖神告訴我們,我們是天主喜愛的兒女,毋庸置疑。主內弟兄互相接納,彼此支持,我們不再孤單,也無需偽裝。
 
  作為服務團隊的一分子,這七年來,我一次一次的見證到弟兄們在避靜中與主重逢,因而轉變、治癒、原諒、和好,甚至在主內重生。耶穌承諾與我們同在,不再只是寫在聖經紙上,而是寫在我們的心上。我們的心是火熱的。
 
  服務團隊雖是自願參與,我們卻堅信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是天主親自召喚的,而每一次團隊的分工也是天主親自揀選的。我們只是本著那顆火熱的心,謙卑而順服的回應了祂的召喚,感謝祂揀選了我們做祂的工具,成為祂的手,祂的眼,祂的耳,祂的言語,甚至是承載祂仁愛的器皿。
 
  上海國際教堂是一個流動性極大的團體。我們並不知道「厄瑪烏之旅」避靜活動是否能在上海生根,一直舉辦下去。但我們將這一切交托給天主,一切因祂聖意而行。至於我自己,我卻知道,不論我到了哪裡,我願如那門徒一樣興高采烈的急奔,大聲疾呼:「耶穌基督復活了,祂真的復活了」。
 
回上層
聯絡電話:(02)2314-9631
Fax傳真  : (02)2311-9794
聯絡地址:
臺北復興橋郵局第8-121號信箱
電子信箱:
vftaipei@seed.net.tw
活動項目
獎學金
培育方案
教區發展計畫
社會發展計畫
研究與出版
協會活動
見證觀點
見證網誌
華人觀點
見證雜誌
協助合作
如何幫助我們
贊助服務方案
捐款
出版訂購
訂購出版物
好書推薦
 
電子報
訂閱 退訂
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