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基金會
  • 鲁汶中心
    • 魯汶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研究出版介紹
      • 英文研究出版
      • 中文研究出版
  • 台北中心
    • 台北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 協會介紹
    • 獎學金與培育計畫
      • 宗旨
      • 中華學苑國內助學金
      • 海外獎學金
      • 培育補助計畫
      • 南懷仁基金會申請項目暨時間表
    • 培育課程
      • 2019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8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7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6聖體服務員培訓
      • 聖體服務員培訓
    • 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及社會發展計畫
    • 見證觀點
      • 見證雜誌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協助合作
      • 協助合作
  • 仁義書苑
    • 魯汶仁義書苑
      • 介紹
  • 關於我們
    • 南懷仁基金會
      • 介紹
    • 南懷仁基金會
      • 歷史沿革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宗旨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計畫
    • 地方教會與教區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教區發展
  • 最新消息
  • 出版訂購
    • 中文研究出版
      • 懷仁叢書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英文研究出版
  • 見證網誌
  • 學術研究
  • 協助合作
    • 了解並支持我們的計畫
      • 協助幫忙我們
TW
|
简体中文
|
English

天主教堂區歷史影跡與地方宗教文史 活動報導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南懷仁活動最新消息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天主教堂區歷史影跡與地方宗教文史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以推動文化交流、致力於學術研究為宗旨,長期著重於研究天主教教會史。此次為研究宗教且促進宗教交流,特別在今年下半年進行一項學理兼田野參訪之活動,提供民眾參與,經由歷史及文獻,認識我們的天主教堂,探討其成立背景、環境和發展迄今的情況,繼而結合附近的廟宇和文化景點,實地尋訪這些宗教機構與在地的文化環境如何構成互相型塑及加強認同的情形。

活動日期從109年9月16 日至12月30日止,週三,總共有2次課程與6次實地尋訪行程。本協會特別邀請專長於教會歷史研究的古偉瀛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現任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擔任主講人與實地導覽;同時,另邀請專業於在地文史導遊的譚莉達老師,介紹各地方廟宇以及附近之文化景點。本協會期望藉由此活動,啟發參與者對於跨宗教領域與傳統文化習俗之興趣。

 
第一次: 【課程】9月16日(三)9:00~12:00/13:00~16:00

課程地點: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台北市中山北路1段2號8樓828室)

請點選此連結收看--
202
00916 天主教堂區歷史影跡與地方宗教文史 (第一集) -- 課程實況  
* 感謝 天主教之聲 協助拍攝與後製 *

 
                                       
請點選此連結收看--
20200916 天主教堂區歷史影跡與地方宗教文史 (第二集) -- 課程實況  
* 感謝 天主教之聲 協助拍攝與後製 *


活動內容與照片:

上午課程主講者:古偉瀛教授【堂區歷史影跡】

課程大綱 (詳細內容請下載課程講義)

1. 西班牙的Camino 的朝聖
2. 本課程的構想及實行理念
3. 西方教堂的元素及內部位置
4. 中華傳統廟宇的基本結構及布置
5. 天主堂的本地化
6. 蘆洲天主堂──台北首座
7. 台北總教區主教座堂──旗艦天主堂
8. 長安萬應聖母堂──國賓造訪的門面堂
9. 華山堂──曾是日人專用的聖堂
10. 板橋中華殉道聖人朝聖地


古教授在課程開始前特別講述一般天主教堂內部的布置與天主教堂組成的幾個元素,許多教堂都是用非常堅固的材料建築完成。老式的教堂把重心放在祭台上深深走進,讓人感覺到天主的臨在,而新式的教堂教友則圍繞著祭台。主教的座堂(cathedral)有以下的特色,第一個是鐘樓,第二個是領洗台,第三個是拜苦路的途徑,還有鑲有牧徽(coat of arms)的主教寶座。當然必須要有聖體龕和祭台,兩個講台,唸經一個,講道一個。

蘆洲天主堂
北部最早的傳教站是1886 年在蘆洲建立的,當時道明會的何安慈神父受命北上,租了一間屋,請了有名的傳教員張歷山先來踩線,然後開始傳教。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台北的旗艦天主堂,烈燄中再起的台北總主教主教座堂。
1888年,何安慈神父也在臺北城「太平町」之一角租一屋作為道理廳,在該處傳教約一年之久。
何安慈神父同時也四處尋找適合傳教蓋堂的土地,最後在大稻珵新店尾(今日圓環附近)開了一間道理廳。而後於1889年建立之臨時聖堂,1904年10月興建教堂,於1906年完工,舉行隆重之獻堂儀式。1908年日人進行市區改正,建築不到3年之聖堂,因抵觸道路計畫,被要求拆遷。
1911年乃在教堂現址,於原堂對面以紅磚興建哥德式大堂一座,1914年落成,稱為「蓬萊町大聖堂」,為日治時代台北市內規模最為宏偉的建築之一。主保為聖伯多祿和聖保祿。
1945年5月31日,該教堂在二戰末期發生的台北大空襲中遭盟軍炸毀,終戰後僅以木板在原址旁興建簡易教堂使用。
1959年3月,吉朝芳神父就任該堂主任司鐸後,即以重建大堂作為首要任務。經過多方奔走,1959年7月5日在郭若石總主教的主禮下,教堂的重建工程正式開工,1961年5月竣工,經時任台北署理主教田耕莘樞機指定爲主教座堂,以始胎無染原罪聖母為主保。同年5月30日,由成世光輔理主教舉行落成祝聖大典,隔日由時任教廷駐華公使高理耀蒙席主持首台彌撒聖祭。


救世主堂(華山)
臺北樺山堂,昭和時期最重要的教堂應屬樺山堂的建立,此乃專為日本教友所蓋的小型歌德式教堂,由於有一些日本教友隨著殖民政府前來台灣定居,以紀念第一位日本駐台總督樺山資紀。
楊多默監牧集日本教友獻金並投入資金,在樺山町購買二百多坪的土地,專為日本教友建一新堂(今日的忠孝東路口善導寺對面建立),於1929年8月完工。而後於1980年代,政府規劃的忠孝東路穿過了舊教堂,因而改建成現在的模樣。 


萬應聖母堂(長安)
台灣早期的門面天主堂, 剛恒毅樞機主教的專屬教堂。
民國38年4月,10位主徒會士先後來台福傳,在台北、基隆、花蓮傳教。同年9月,14位小修士也來台接受培育訓練。為了因應當時的需要,主徒會於38年10月3日在台北市長安東路購得兩棟民宅,充作教堂和會院之用。54年改建成今日的聖堂,北邊的活動中心,改建為七層的綜合靈修中心大樓及地下停車場。

中華殉道聖人朝聖地
劉宇聲司鐸(聖名若翰)於1948年來台,1960年(民國49年)接任板穚德蘭堂(1953年由呂之騏神父建立)主任司鐸,因該堂年久失修,次年(民國51年)即改建該聖堂,並更名為華福堂,
1983年起華福堂每年例行舉辦中華真福九日敬禮,藉以爭取海內外華人共鳴。在台灣主教團同心領導之下,終於在2000大禧年10月1日蒙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佈,宣120位在華殉道(含西方人士)之中華真福為聖人(位於板橋文化路之華福堂天主堂,因拓寬馬路,於民國86年拆除)。 而後華福堂雖奉令合併於聖若望堂,但中華殉道聖人堂已遍佈全球。

 

范凱令神父協助主講 - 板橋中華殉道聖人朝聖地
 


林俊雄老師協助主講 - 長安堂與華山堂


 
下午主講者: 譚莉達老師【地方宗教文史】

課程大綱 (詳細內容請下載課程講義)

1. 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
2. 【三月瘋媽祖、四月王爺生、五月迎城隍】南王爺、中媽祖、北城隍
3. 媽祖廟(媽閣、天妃廟、天后宮、天上聖母)
4. 澎湖天后宮
5. 媽祖進香繞境:大甲鎮瀾宮、通宵拱天宮的徒步進香
6. 城隍(城隍信仰、神明位階、保生大帝、大道公、點龍睛醫虎喉、泥馬渡康王、大道公與媽祖婆)
 

第二次: 【實地尋訪行程】9月30日(三)10:00~16:00

行程規劃:
10:00-10:40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台北市民生西路245號)
10:50-11:30靜修女中
11:40-12:50午餐
13:00-13:40霞海城隍廟(迪化街)
13:50-14:40大稻埕慈聖宮媽祖廟(保安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15:10-16:00蘆洲聖若瑟天主堂(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70號)

 

第三次: 【實地尋訪行程】10月14日(三)10:00~16:00

行程規劃:
10:00-10:40長安堂(林森北路73號)
10:50-11:30基督長老教會(林森北路62號)
11:45-13:20午餐
13:30-14:00華山堂(忠孝東路1段112號2樓)
14:50-16:00板橋天主堂(板橋區南雅西路2段25號)


(未完待續)
檔案下載
回上層
聯絡電話:(02)2314-9631
Fax傳真  : (02)2311-9794
聯絡地址:
臺北復興橋郵局第8-121號信箱
電子信箱:
vftaipei@seed.net.tw
活動項目
獎學金
培育方案
教區發展計畫
社會發展計畫
研究與出版
協會活動
見證觀點
見證網誌
華人觀點
見證雜誌
協助合作
如何幫助我們
贊助服務方案
捐款
出版訂購
訂購出版物
好書推薦
 
電子報
訂閱 退訂
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