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基金會
  • 鲁汶中心
    • 魯汶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研究出版介紹
      • 英文研究出版
      • 中文研究出版
  • 台北中心
    • 台北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 協會介紹
    • 獎學金與培育計畫
      • 宗旨
      • 中華學苑國內助學金
      • 海外獎學金
      • 培育補助計畫
      • 南懷仁基金會申請項目暨時間表
    • 培育課程
      • 2019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8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7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6聖體服務員培訓
      • 聖體服務員培訓
    • 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及社會發展計畫
    • 見證觀點
      • 見證雜誌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協助合作
      • 協助合作
  • 仁義書苑
    • 魯汶仁義書苑
      • 介紹
  • 關於我們
    • 南懷仁基金會
      • 介紹
    • 南懷仁基金會
      • 歷史沿革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宗旨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計畫
    • 地方教會與教區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教區發展
  • 最新消息
  • 出版訂購
    • 中文研究出版
      • 懷仁叢書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英文研究出版
  • 見證網誌
  • 學術研究
  • 協助合作
    • 了解並支持我們的計畫
      • 協助幫忙我們
TW
|
简体中文
|
English

2020/11/28『教會婚姻中的變與常』研討會活動報導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南懷仁活動最新消息

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Marriage -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Togetherness

教會婚姻中的變與常

2020年11月28日 研討會  活動報導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於2020年11月28日(六) 舉辦2020年『教會婚姻中的變與常』研討會。該研討會由本協會與「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共同主辦,地點在輔仁大學倬章樓四樓聖保祿廳。主辦單位也同時邀請「台北總教區牧靈福傳處」及「聖母聖心會懷仁全人發展中心」一起協辦合作推廣。

研討會當天總共有103人位參與者,其中包括三位貴賓 : 狄剛總主教(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司馬忠院長(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院長)與范凱令神父(魯汶南懷仁基金會主任),以及研討會之回應人、主持人及與談人。參加者大多數在婚姻牧靈或諮商方面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也包括神職人員與輔仁天主教大學和輔仁聖博敏神學院的學生們。


 



  







研討會中,邀請新書 - 『教會婚姻中的變與常』的主要作者白寧美女士(Aldegonde Brenninkmeijer-Werhahn)、與另外兩位作者薄格維教授(Prof. Roger Burggraeve)及柏耀漢主教(Bp. Johan Bonny)分別錄製大約二十分鐘的演講影片,由主辦單位進行中文翻譯及後製作業,於研討會當天分為三場次播放,每場次並邀請一位國內學者專家,分別對於作者的影片進行回應與分享。

婚姻中的靈修

第一場次的主講題目為『靈修的含義:婚姻盟約中「我」和「你」的真正圓滿對話』,主編者白寧美女士為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婚姻靈修學院」(INTAMS.1989年創立)的創始人兼主任。此次,白寧美女士在影片中特別闡述與先生在五十週年金婚紀念日前,進行一個月的靈修對話,在對話中細數彼此在一起所經歷過的重要歲月,如何維持婚姻的恆常不變、回想曾經面對的最大挑戰和變化。白寧美女士也建議夫妻間無論處於婚姻的哪一個階段,都必須繼續不斷地與伴侶進行溝通,共同解決危機與面對生活中的誤會。

白寧美女士演講影片連結:靈修的含義:婚姻盟約中「我」和「你」的真正圓滿對話 
Ms. Aldegonde: https://youtu.be/rKPQXvkZPzQ


主辦單位特別邀請目前任教於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的陳美琴教授回應與分享,藉由陳教授自身在靈性與心理治療方面多年來的研究及實務經驗,為參與者開啟婚姻生活中溝通對話的契機。而接下來的提問時間,我們也同時邀請天主教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天主教學術研究院科學與宗教中心主任 - 陳文祥主任,為我們主持第一場的提問時間。​

 

 

親密之愛的認可

第二場次的主講題目為『從「承認」到「認可」對方:「無限」的親密之愛動力』,作者薄格維教授是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的倫理神學教授,從神學與哲學的觀點反思親密之愛的動力是從相互承認到認可對方的一種成長。愛的動力顯示了一種由貧乏到富裕的過程,在同理心的自然「情愛」中,伴侶剛開始是如同貧乏不足的小孩被對方所完全吸引,然而與伴侶的關係實際上是面對他人原始生活樣貌的一種經驗,需要重視其相異性,進而最後達到彼此認可與尊重對方的富足之愛。

薄格維教授演講影片連結:從「承認」到「認可」對方:「無限」的親密之愛動力
Prof. Burggraeves: https://youtu.be/cTBnhYP-jIQ​



我們特地邀請曾任職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系兼任教授與懷仁全人發展中心主任、專長於婚姻輔導、家族治療與家庭重塑的鄭玉英教授回應與分享,協助我們認識在婚姻中永續無限的親密之愛,可以是天主之愛在人間可觸摸的標記。接下來的提問時間,我們也同時邀請人文社會服務進修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蘇嫈雰助理教授為我們主持第二場的提問時間。

 

 

《愛的喜樂》牧靈解讀

第三場次的主講題目為『愛在家中:《愛的喜樂》牧靈解讀』,作者是比利時安特衛普教區的柏耀漢主教,在主講影片中柏耀漢主教嘗試提出一些關鍵詞或關鍵短句,引導參與者理解教宗方濟各的勸諭《愛的喜樂》全文內容與意涵。教宗方濟各邀請教友們繼續以欣賞的目光看待所有夫婦和家庭,尋找新的牧靈方法,也就是夫婦和家庭需要陪伴,教會的協助與支持不該只是來自牧靈人員,在堂區內可以讓有經驗的夫婦幫助年輕新婚夫婦,彼此的家庭在婚姻路上能夠相互扶持。

柏耀漢主教演講影片連結:愛在家中:《愛的喜樂》牧靈解讀
Bp. Bony: https://youtu.be/eDl0d76uQNI



黃貴雄神父是聖言會家庭服務組神僕、天主教台北教區家庭協談中心神師,畢業於美國匹茲堡Duquesne University 輔導教育之婚姻與家庭治療,具有豐富婚前輔導與夫婦懇談之經驗。我們此次非常榮幸能夠在第三場的回應與分享時段邀請到黃貴雄神父帶領參與者從解讀教宗方濟各勸諭《愛的喜樂》,追求天主所應許給我們在家庭中圓滿與愛的共融。接下來的提問時間,我們同時邀請大眾傳播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天主教學術研究院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主任 - 黃渼婷教授為我們主持第三場的提問時間。

 

 

三組工作坊

研討會的下午時段,主辦單位依照每場講座之內容,將參與者分成三組工作坊,分別為: (1) 婚姻中的靈修 (2) 親密之愛的認可 (3) 《愛的喜樂》牧靈解讀,每組工作坊邀請一位帶領者:黃貴雄神父、懷仁全人發展中心杜長齡主任與主教團秘書處婚姻家庭中心葉佳艷主任,引導參與者討論與分享。

  


「主編白寧美女士視訊連線」及「綜合討論與結論」

下午,在綜合討論與結論之前,主編白寧美女士Ms. Aldegonde Brenninkmeijer-Werhahn進行30分鐘現場視訊連線,讓全體與會者有機會聆聽白寧美女士多年來從事天主教婚姻研究和行動的豐富經驗,特別是有關創立INTAMS(國際婚姻靈性學院)的工作。

研討會最後階段為綜合討論與結論,由古偉瀛教授(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與范凱令神父(聖母聖心愛子會東亞區區長)共同主持,並由三位工作坊帶領者 - 黃貴雄神父、杜長齡老師與葉佳艷老師,分別以各5分鐘的簡短時間說明工作坊進行情況與回饋分享,後續並進行參與者的綜合討論與結論。


 







主辦單位希望從此次研討會中三位作者的闡述、國內學者的回應及參與者的分享,能為二十一世紀的婚姻生活與天主教神學和牧靈思想開啟一個相互融合催化的作用,也讓此新書可以成為已婚夫婦彼此間進行更多探討的指南,在所遇到的問題中尋獲澄清和意義,同時在婚姻這個共同的議題上獲得更多的解答。期盼這次研討會可以幫助台灣天主教成為朝向宗座勸諭《愛的喜樂》之目標往前邁進的一個小墊腳石,從探討婚姻和家庭生活、以及世界各地家庭所面臨的當代挑戰相關之廣泛主題,使參與者更加重視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並能夠在當地教會中培育神職人員、教區牧靈福傳、天主教夫婦懇談、婚姻諮商等團體與有興趣此議題的教友們,在未來輔導教友婚姻生活時,帶入信仰靈修的真諦,使婚姻關係以最幸福的氛圍彼此陪伴共度。




 
回上層
聯絡電話:(02)2314-9631
Fax傳真  : (02)2311-9794
聯絡地址:
臺北復興橋郵局第8-121號信箱
電子信箱:
vftaipei@seed.net.tw
活動項目
獎學金
培育方案
教區發展計畫
社會發展計畫
研究與出版
協會活動
見證觀點
見證網誌
華人觀點
見證雜誌
協助合作
如何幫助我們
贊助服務方案
捐款
出版訂購
訂購出版物
好書推薦
 
電子報
訂閱 退訂
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