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基金會
  • 鲁汶中心
    • 魯汶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研究出版介紹
      • 英文研究出版
      • 中文研究出版
  • 台北中心
    • 台北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 協會介紹
    • 獎學金與培育計畫
      • 宗旨
      • 中華學苑國內助學金
      • 海外獎學金
      • 培育補助計畫
      • 南懷仁基金會申請項目暨時間表
    • 培育課程
      • 2019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8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7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6聖體服務員培訓
      • 聖體服務員培訓
    • 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及社會發展計畫
    • 見證觀點
      • 見證雜誌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協助合作
      • 協助合作
  • 仁義書苑
    • 魯汶仁義書苑
      • 介紹
  • 關於我們
    • 南懷仁基金會
      • 介紹
    • 南懷仁基金會
      • 歷史沿革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宗旨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計畫
    • 地方教會與教區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教區發展
  • 最新消息
  • 出版訂購
    • 中文研究出版
      • 懷仁叢書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英文研究出版
  • 見證網誌
  • 學術研究
  • 贊助支持
    • 了解並支持我們的計畫
      • 贊助支持我們
TW
|
简体中文
|
English

2022年5月28日第四屆 對話靈修工作坊 《同道偕行》 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報導四)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南懷仁活動最新消息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4th Workshop in the Spirituality of Dialogue
For a Synodal Church: Communion, Participation and Mission 

第四屆 對話靈修工作坊 


《同道偕行》 
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


2022年5月28日 工作坊 報導(四)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與「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於2022年5月28日(六) 共同舉辦第四屆對話靈修工作坊 -《同道偕行》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地點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上午時段由三位主講者:鄭家樂神父、陳科神父及黃懿縈博士,分別從天主教神學角度、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十六屆常務會議的預備資料與華人教會歷史經驗,闡述共議性教會的落實(詳細內容可參閱7月17、24、31日天主教周報699/700/701期第10版)。
(英文版報導連結)

新竹教區2011年牧靈大會與2021年全國福傳大會

       下午時段「回應與整理地方教會資料的分享」,首先由新竹教區牧靈處副處長盧成珉神父與牧靈組劉敏慧組長代表新竹教區,以「2011年新竹教區牧靈大會」、「2021年全國福傳大會」及「2023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為主軸,分別敘述目標、原則、進程說明、願景與相關資料的收集。2011年新竹教區為慶祝成立五十週年之際,特別籌辦牧靈大會,邀請教區內的全體天主子民:神職人員及信友們,共同思考天主教在新竹教區所呈現的樣貌,並期望大家一起努力,促進教區團體的福祉。新竹教區以學者專家研擬的問卷,發給教區全體神職人員和教友,共同觀察並了解教區牧靈工作的現況,根據調查結果找出牧靈工作之挑戰與需要。牧靈大會是一個過程,以基督為中心,增加每一成員對教會的歸屬感及參與感,並深化每一成員的福傳使命。

      2021年全國福傳大會,新竹教區發現多數堂區都關心且注重的焦點議題為(1) 教會與青少年的距離(2)發展小型基督徒團體(3)尋找迷失的羊。而福傳大會特別著眼於堂區,所以主要邀請各堂區主任司鐸、副主任司鐸、傳道修女、傳道員及牧靈委員會代表出席;另外亦邀請修女聯合會、移工移民、青年、社服、教育、醫療等團體機構派代表參加,總人數為159位。與會人員分為10組,討論全國福傳大會工作手冊前言及各項議題,期望藉由此福傳大會,讓堂區充滿活力,能夠吸引更多人來信仰耶穌基督。


新竹教區展現共議性的實例

       新竹教區與全球各教區同步於2021/10/17(日)舉行2023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開幕禮,而後籌備小組於2021年召開二次會議,討論諮詢對象、諮詢議題與時程表等事項。諮詢對象包括:1.教內(堂區、移民移工與修會)、2.教外(教育、社福、醫療機構員工);教內團體主要討論十大核心議題,而教外團體則著重於分享所看到的教會優點、缺點,及對教會的建議與期待。2022年1月至3月進行堂區、團體與機構的小組諮詢聚會,採用實體或線上方式(人數10人以內,教內153組及教外50組),以祈禱、選擇討論議題、聆聽及分享聖言、議題討論及記錄、結束祈禱、紀錄提交的流程進行聚會,4月份則由教區完成彙整各組的提交紀錄及整理綜合報告。

       主講者最後總結分享新竹教區展現共議性的一些實例:1.一起聆聽聖言和聖神:福音分享小組、門徒讀經班、小磐石讀經班等各種讀經信友小團體的興起。2.彼此聆聽,一起分辨:教區牧靈大會、全國福傳大會之教區大會、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都是以聆聽基層信友團體的聲音為基礎。在教區大會中,主教全程陪伴、關懷、聆聽、分辨、最後給予肯定。3.更多信友參與教會使命:以基督為中心的信仰小團體培育許多新教友。4.教區給予鐸區、堂區更多的授權,負起更多的責任:強化鐸區團隊、堂區牧靈委員會,在牧靈工作及經費使用給予更多授權,團體一起聆聽聖神、討論和做決定。5.透過各種共議性聚會加強教區、鐸區、堂區之間的縱向及橫向連繫。6.財務管理更為整合透明。7.教區事業體的管理與連結(社福管委會、學前管委會)。 


放下自我意識形態、共同前行

    「回應與整理地方教會資料的分享」第二部分,主辦單位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天主教女修會會長聯合會副主席、耶穌肋傷修女會會長林素鈴修女蒞臨演講。林修女首先提到:教宗方濟各頒布《願祢受讚頌》通諭五年後,提出《願祢受讚頌》七年的行動平台,呼籲全人類善待地球,接受宇宙萬物是我們的兄弟姊妹;2021年頒布了《眾位弟兄》通諭,談到世界和平需要對話,看待人人都是兄弟姊妹。
在這樣的前提下,為籌備2023年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強調「參與」、「使命」和「共融」的共議精神,是與《願祢受讚頌》和《眾位弟兄》通諭皆息息相關。

      林素鈴修女將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十個討論議題歸納為三個面向:第一:同道偕行〈議題1〉、第二:突破阻礙〈議題2 - 9〉、第三:培養共議精神〈議題10〉。我們為了真心誠意的尋求天主,必須尋找志同道合的同行夥伴。而在落實同道偕行的過程中雖然會遇到許多困難與阻礙,但我們可以靜下心來觀、看、聽,讓天主發言,嘗試整合與運用教會和修會內彼此之間的資源,擴展教會與社會的交談,也加強與其他基督教宗派的合作。林修女更透過實例的介紹,說明如何向青年分享教會的價值觀、如何分辨與決定關於堂區重整或合併的可行性、如何放下自我的意識形態,認出大家都是一起同行並進的手足。


靈修交談的兩把鑰匙

       此次工作坊,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一段時間,讓全體參與者可以在小組中反省、交談與回顧自己的看法或觀點,並邀請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的7位協調人,陪伴參與者進行小組分享。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的方玉華老師,並為我們說明靈修交談的兩把鑰匙:有意識的發言和積極的聆聽、詳細解釋小組中靈修交談的流程,以及如何以有限的時間凝聚個人與團體共識。

YouTube網路平台影片播出
    
        最後主辦單位特別感謝本協會陳方中理事長、范凱令神父、古偉瀛教授及林俊雄講師,共同主持工作坊的提問時間及綜合討論與結論,並感謝「天主教修會聯合會促進全人發展小組」及「中華基督神修小會」一起協助合作推廣。而此次工作坊下午階段的演講內容,已於7月26日在 【天主教之聲】 YouTube網路平台播出,歡迎讀者們前往南懷仁基金會網站收看「第四屆對話靈修工作坊──《同道偕行》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四部影片。

南懷仁基金會網站了解影片播出訊息










回上頁
聯絡電話:(02)2314-9631
Fax傳真  : (02)2311-9794
聯絡地址:
臺北復興橋郵局第8-121號信箱
電子信箱:
vftaipei@seed.net.tw
活動項目
獎學金
培育方案
教區發展計畫
社會發展計畫
研究與出版
協會活動
見證觀點
見證網誌
華人觀點
見證雜誌
協助合作
如何幫助我們
贊助服務方案
捐款
出版訂購
訂購出版物
好書推薦
 
電子報
訂閱 退訂
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