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基金會
  • 鲁汶中心
    • 魯汶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研究出版介紹
      • 英文研究出版
      • 中文研究出版
  • 台北中心
    • 台北南懷仁研究中心
      • 中心介紹
    • 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 協會介紹
    • 獎學金與培育計畫
      • 宗旨
      • 中華學苑國內助學金
      • 海外獎學金
      • 培育補助計畫
      • 南懷仁基金會申請項目暨時間表
    • 培育課程
      • 2019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8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7聖體服務員培訓
      • 2016聖體服務員培訓
      • 聖體服務員培訓
    • 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及社會發展計畫
    • 見證觀點
      • 見證雜誌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協助合作
      • 協助合作
  • 仁義書苑
    • 魯汶仁義書苑
      • 介紹
  • 關於我們
    • 南懷仁基金會
      • 介紹
    • 南懷仁基金會
      • 歷史沿革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宗旨
    • 南懷仁基金會
      • 基金會計畫
    • 地方教會與教區發展計畫
      • 地方教會教區發展
  • 最新消息
  • 出版訂購
    • 中文研究出版
      • 懷仁叢書
      • 見證出版
      • 華明出版
    • 英文研究出版
  • 見證網誌
  • 學術研究
  • 贊助支持
    • 了解並支持我們的計畫
      • 贊助支持我們
TW
|
简体中文
|
English

2022年5月28日第四屆 對話靈修工作坊 《同道偕行》 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報導二)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南懷仁活動最新消息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

4th Workshop in the Spirituality of Dialogue
For a Synodal Church: Communion, Participation and Mission 


第四屆 對話靈修工作坊 

《同道偕行》 

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


2022年5月28日 工作坊 報導(二)
 
    「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與「中華南懷仁文化交流協會」於2022年5月28日(六) 共同舉辦第四屆對話靈修工作坊 -《同道偕行》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地點在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在陳科神父帶領開幕祈禱、鄭家樂神父與陳方中理事長進行開幕致詞後,上午的第一階段是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校長鄭家樂神父主講「共議性的教會:在基督內共融,在聖神內同行」。鄭神父從天主教神學角度,闡述我們如何回應方濟各教宗的呼籲,全心、全力、全意、主動地參與教會禮儀和基督徒生活,以落實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所提倡的革新。(詳細內容可參閱7月17日天主教周報699期第10版)
(英文版報導連結)

同道偕行的歷程是天主對教會在第三個千年的期望

      接下來在上午的第二階段,由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祕書處祕書長陳科神父主講「同道偕行的靈修」,陳科神父提到我們目前正處於教會歷史上非常關鍵的時刻:第一次從基層開始準備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這是前所未有的。縱然我們還看不到如火如荼的氛圍,但相信天主聖神最終會讓我們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是天主賜予教會的一份禮物,教宗方濟各藉著這集會邀請全體教會反省一個對教會生活和使命具有決定性的主題,而此一同道偕行的歷程,正是天主對教會在第三個千年的期望。此歷程承繼梵二大公會議所提出的「革新」,是一個恩賜,也是一項任務:藉著同行的歷程,並一起反省所走過的歷程,教會可藉著她的經驗,學習在共融中生活、讓全體信友一起參與,並以開放的心胸來負起使命。事實上,我們「同行」的歷程,能以最有效的方式體現並彰顯教會既是朝聖者又是傳教士的本質(《準備文件》1)。因此,這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不只是一個在世界各地方教會舉辦的活動,而是一個歷程,目的就是給每一位信友機會,藉著聆聽、閱讀、反省、滾動式的分享──每次與不同的人相遇、聆聽、分辨──使自己的信仰生活被這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徹底更新和轉變。

從平信徒身上辨明天主聖神的聲音
    
       在教會歷史初期,耶穌基督的人性和天主性曾經被質疑和反對,而後藉由大公會議澄清事實、保護真理。所以教宗從基層召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要從平信徒身上辨明天主聖神的聲音,藉此與他的主教弟兄們,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大會時,辨明聖神對今天教會全體所要說的話。天主子民(平信徒)信德的超性意識與教會訓導權(聖統),兩者的關係形成一種動力,這種動力存在於信仰內涵的辨明與普世教會的共識,也可以說,存在於教會的諮詢過程或教會反思探討的本質,以及教會共議性的決策。藉著平信徒在信仰上所做的分享,以及教會訓導權辨明平信徒分享的結果,如此一來,教會執行訓導權的方式便得以更新。過去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所討論的議題,都是教宗與世界主教團決定,在此情形下,會議討論的內容以及視野,難以反映出全體天主子民的信仰生活面,也無法反映整個教會的現況。而這次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是教宗與世界主教團聆聽全體天主子民的聲音,並經過辨明後,才知道要討論什麼議題。每一位平信徒都能參與教區階段的諮詢會議,是非常重要的,這表示接受天主聖神改革體現教會的計劃。

同道偕行的特色:「相遇、聆聽、辨明」

      教宗在去年10月17日揭幕禮彌撒講道時用三個動詞來表達同道偕行的特色:「相遇、聆聽、辨明」。這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目的是為使所有領受的人能參與教區階段的共議性進程,投入時間與主相遇,並且促進彼此間的相遇;聆聽聖神要對教會說的話、轉向別人和聆聽他們說的話,並藉此機會有所體驗和改變,成為「同道偕行的人」;懂得與不同年齡性別、文化背景、身分地位,甚至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共融──成為一個信仰成熟的、真正的基督徒。

實踐共議精神的基督徒就是活出信望愛
    
      演講的最後階段,陳科神父說明目前本堂神父的牧靈關懷通常被視為:替教友們解決信仰生活的問題,好使教友能平安度日。這雖然也是牧靈關懷的目的,但在同道偕行的靈修光照之下,本堂神父的牧靈關懷更在於帶領教友活出聖事性的共融,使教會透過每一個信徒的參與、共融和使命,意即生活見證,彰顯出教會聖事性的奧蹟:天主聖三與祂的子民藉著聖神──天主的愛──在多元中結為一體。當我們同道偕行,就證明耶穌基督的愛是開放的,為使世人相信耶穌基督真是天主派遣來的那一位人類救主。
    
       我們受召,不是要去向已領了洗的人「說教」,而是去成為比其他人更富有人道的人:更關心弱小者,更關心社會公益,勇於發言,成為社會的良心和人類家園及人民的守護者,同時幫助政府和民眾去塑造出一個更公平和更富有兄弟情誼的國家社會。實踐共議精神的基督徒,就是活出信望愛,以及其他生活行動美德的基督徒,為每一個人──無論是誰──成為復活主的活生生見證,因為在信仰生活上更新的人,一定會渴望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並喜歡在分享時與其他人同行。

YouTube網路平台影片播出

       陳科神父的演講內容已經於7月12日在 【天主教之聲】 YouTube網路平台播出,歡迎讀者們透過南懷仁基金會網站了解播出訊息,收看「第四屆對話靈修工作坊──《同道偕行》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四部影片。
 
南懷仁基金會網站了解影片播出訊息



 


回上頁
聯絡電話:(02)2314-9631
Fax傳真  : (02)2311-9794
聯絡地址:
臺北復興橋郵局第8-121號信箱
電子信箱:
vftaipei@seed.net.tw
活動項目
獎學金
培育方案
教區發展計畫
社會發展計畫
研究與出版
協會活動
見證觀點
見證網誌
華人觀點
見證雜誌
協助合作
如何幫助我們
贊助服務方案
捐款
出版訂購
訂購出版物
好書推薦
 
電子報
訂閱 退訂
Designed by 米洛網頁設計